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聚焦 > 正文

冶金学子“红色文旅+绿色发展”双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4-07-30 浏览量:

近日,一群来自冶金工程学院的学子,从安徽马鞍山跨越2500多公里来到黑龙江省鸡东县东海镇新华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以“皖风北渡新华村·青春筑梦助农行”为主题,通过深度挖掘新华村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优势,为这座首批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注入新的活力,共绘乡村振兴的壮丽蓝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新华村合影

红色传承:寻先辈足迹,忆峥嵘岁月

踏上新华村的土地,实践队员们就沉浸在了这片红色热土的历史氛围中,他们化身为历史的探寻者与守护者,穿梭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寻找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红色记忆。

(一)历史的回响:哈达河红色历史纪念馆的沉思

他们首先来到了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这里不仅是新华村红色文化的核心,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实践队员们在这里驻足良久,凝视着斑驳的老墙、静默的纪念碑,仿佛能听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炮火声与呐喊声。在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无不诉说着新华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当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孟宪海爷爷,听爷爷娓娓道来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时,实践队员们的心被深深触动,那份对国家深沉的爱与期望,在学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图为队员在哈达河红色历史纪念馆参观

(二)数字化赋能与调研访谈:探寻红色文化的新篇章

为了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新华村的红色文化,实践队员们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启动了红色文化数字化展示平台的建设工作。他们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新华村的红色故事生动再现于网络之上。同时,他们还深入村庄,对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进行了详尽的访谈记录,并整理成册,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这些努力不仅让新华村的红色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弘扬,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队员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新华村红色文化及农副产品

青春同行: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在探寻红色文化的同时,学子们也没有忘记此行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助力新华村的绿色发展。在东海镇新华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照光的带领下,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一系列现代农业的调研活动。

(一)田野的守望者:现代农业的调研之旅

从樱桃园的生机勃勃到农作物的茁壮成长,从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到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实践队员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新华村浓厚的乡村气息和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体验了乡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樱桃园里采摘果实、在田埂上除草施肥、在羊群中放牧嬉戏……这些看似平凡的经历却让学子们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农业知识,更在与村民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乡村的淳朴与温暖。

图为实践队员村民一同牧羊

(二)心灵的交融:与村民共筑乡村振兴梦

在新华村的日子里,实践队员们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一起劳动、一起欢笑、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这份纯真的友谊不仅让学子们感受到了乡村的和谐与美好,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村民张玉英大娘的话语让他们深受感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村子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也更加便利和舒适。这份幸福与和谐,是新华村最美的风景线。”为了更好地助力新华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实践队员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创新精神。他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如发展乡村旅游、推广特色农产品、改善基础设施等。这些建议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也为新华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图为实践队深入村民家中走访调研脱贫户生活情况

青春筑梦,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永不止步

图为实践队和当地村民合影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冶金工程学院学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与意义。用脚步丈量乡村,用青春助力振兴。实践队员们与村民们的心紧密相连,这份深入骨髓的乡村情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入乡村振兴的决心。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持续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撰稿:张夏 吴巍;审核:高倩莹、汪明霞、路壮志)



电话:0555-2311571 E-mail:yjxy@ahut.edu.cn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马向路1530号秀山校区冶金楼 邮编:2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