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科研,最开心的事情是见证项目开花结果,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最深的体会是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说到科研,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杨涛打开了话匣子。他坦言,刚进入大学时也曾懵懂无知,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规划,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指导,才逐渐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随着学历的一步步提升,不变的是身上的担当与使命”。
2021年9月,针对钢铁企业转底炉工艺处理含锌固废过程中出现的粉化率高、球团强度差的问题,杨涛和团队从原料物化性能分析、复合粘结剂开发、还原制度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实验,并从中寻求突破,发表相关论文2篇,申请专利5件,最终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的转底炉用复合粘结剂。去年8月,正值酷夏,团队在企业一线开展了中期试验,从粘结剂的采购、运输、上料到采样检测做到全程跟踪。“试验过程中,我们始终紧张地关注着中控室屏幕的生产数据。当实时数据中,粉化率等指标曲线明显下降,我们的内心格外激动,说明我们开发的粘结剂对现场生产是有利的”。团队开发的复合粘结剂为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提供了支撑。
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杨涛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积极观察每一个实验的现象,从中探索每一个反应原理,以求透彻融会,先后申请了国家专利17件(授权9件),并在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篇。他多次带领课题组成员前往宝武集团、江苏永钢、梅山钢铁等企业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关于冶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的确切需求,以学生负责人或核心骨干成员身份参与两项导师基金项目和五项校企合作项目。
他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15项,被评选为安徽省研究生“创新创业之星”。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他乐于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关于撰写论文、申请专利、参加比赛的心得经验,并积极指导本科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助力他们踏出科研第一步。
前不久,杨涛和团队的《硝废有方——睿赛环保科技项目》经过专家评审,获得了安徽省“挑战杯”赛事银奖。最近,他和团队正积极探索含锌尘泥等冶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说到未来规划,他希望继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寻求冶金固废资源化的突破口,实现冶金固废高效清洁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推进更多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开花结果。
(撰稿:吴巍 审核:吴巍 王晶 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