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矿物加工经济学、矿物加工理论与工艺
科研方向: 金属矿的高效分离以及相关技术开发、应用研究
社会职务: 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会委员、《金属矿山》杂志社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冶金与矿业学科发展战略与十三五规划专家
个人简历:
胡义明,男,1964年生于安徽东至,汉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2015年9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到冶金工程学院矿物加工系工作。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技部院所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以及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以及其它各类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项。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4001、含铁硅酸盐矿物的表面特性及抑制与活化机理研究、2017.01-2020.12、56万元、在研、主持;
[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7B05、南非铬矿选矿工艺技术与装备研究、2012.01-2015.12,310万元、已结题、主持;
[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14B00、高碳酸盐难选铁矿石选矿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2012.01-2015.12、82.40万元、已结题、主持;
[4] 十二·五安徽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01A0401012-3、低品位难选菱铁矿选矿工艺关键技术研究、50万元、已结题、主持;
[5] 科技部院所基金项目,从选矿厂尾矿中综合回收难选的菱铁矿、褐铁矿选矿工艺技术与关键装备研究、2012.01-2015.12、119万元、已结题、主持;
[6] 产学研项目,广西天等东平地区低品位锰矿选矿工艺及其相关分选理论基础研究、2012.05-2013.06、50万元、已结题、主持。
主要奖励:
[1]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产铁精矿提铁降硅(杂)的系统研究与实践,2011年;
[2] 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微细粒复杂难选红磁混合铁矿选矿技术开发及2200万t/a装备集成,2014年;
[3] 中国冶金矿山科学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太钢集团尖山铁矿细粒磁铁矿提铁降硅选矿新技术研究,2006年;
[4] 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三等奖、包头市政府一等奖,白云鄂博铁矿石提铁降氟降钾钠选矿新技术研究及应用,2010年;
[5] 中国冶金矿山科学三等奖,李楼铁矿镜铁矿强磁反浮选选矿新工艺研究与应用,2010年;
[6] 马鞍山市科技创新特别奖,2010年;
[7]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