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正文

铁合金冶金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04-20        浏览:

所 长:王海川

副所长:孔 辉

成 员:乐可襄 吴宝国 章俊 廖直友

基于铁合金行业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我校在铁合金领域积累的科研成果,从科研队伍和科研成果来看,铁合金冶金在冶金工程领域仍内属于薄弱的传统学科,“铁合金冶金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铁合金熔体物理化学研究;

(2)铁合金行业“三废”处理与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

(3)铁合金用大型矿热炉参数设计与优化。

研究所突出特点主要有:铁合金熔体热力学性质以及锰铁合金氧化脱磷、铬铁合金脱磷研究,铁合金用大型矿热炉参数设计,铁合金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等。

主要成员简介:

王海川,教授,博士,1969年2月出生,现任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副院长。200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学术与科研带头人后备,马鞍山市优秀专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参与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1项、参与1项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以及20多项省部级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2002~2003年度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安徽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已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1篇),SCI收录18篇、EI收录29篇、ISTP收录5篇。现从事冶金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孔辉,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冶金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六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校教改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文章12篇,获得了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标兵称号。通过对铁氧化物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其电荷有序相变中两种晶格畸变共存的观点,系统揭示了体系中复杂电荷有序态的演变关系,并从晶格畸变的角度(类型、起源、强度)定性、定量的解释了这些相变背后的物理机制。目前主要从事钢中夹杂物细化晶粒的机理研究。

吴宝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冶金与资源学院办公室主任。2006年3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冶金物理化学中的理论研究和冶金新工艺和新流程的开发。参与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安徽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科级期刊发表科研、教学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篇。参与出版安徽省高等学校规范教材1部。

章俊,讲师,北京科技大学在读博士。曾任北京科技大学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教,北京科技大学“铁合金与电热冶金”梯队讲师,湖南湘西自治州州经济信息委员会副主任(挂职),挪威科技大学访学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合金用摇包内渣金两相运动的基础研究”项目1项以及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要从事铁合金冶金新技术研究。

上一条:材料加工工艺装备工程中心 下一条:炼钢新技术研究所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