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所长:杨永祥
特聘专家:肖艳萍 肖松文 王三友
所 长:赵卓
副 所 长:童碧海 樊友奇 韩召
成 员:华中胜 李雨 肖赛君 姚永林 刘欢 何世伟 田勇攀
根据安徽本省及周边地区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钢铁冶金的传统优势和有色金属冶金的后发机遇,结合现有人员的专业特色,特成立有色金属冶金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以有色金属资源的高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为目标开展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1)有色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研究
开展一次/二次有色金属资源火法冶金工艺中多元多相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研究,开发清洁、高效冶金新技术。利用冶金反应工程学理论和方法优化有色冶金设备传热传质过程,开发冶金过程节能新技术,并对有色冶金全流程进行系统节能优化。
(2)稀有稀土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新工艺研究
采用常压/高压浸出、微波辅助浸出、离子交换、萃取等湿法处理方法,针对稀有稀土二次资源等原料,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在阐明上述过程中的物理化学问题的基础上,开发有价组分高效分离回收工艺,为工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3)有色金属功能材料研究
开展有色金属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稀土杂化/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核极锆的制备技术、稀土镁合金工程材料、稀散有色金属合金的制备及其在光伏材料中的应用、高强度、高导热、高导电的钨钼合金材料等。
主要研究项目: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起止时间 |
1 |
熔盐萃取锆铪分离和核级锆电解精炼的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1-2016.12 |
2 |
拜耳法母液中镓钒分离机制与提取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1-2014.12 |
3 |
含铱配合物的磷光介孔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1-2012.12 |
4 |
钕铁硼废料熔盐电解法制备镁钕基合金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1-2015.12 |
5 |
纤维状铜粉导电填料的制备机理及应用性能研究 |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
2012.1-2014.12 |
6 |
导电浆料用纤维状超细铜粉制备机理及其性能研究 |
安徽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
2012.1-2014.12 |
7 |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微波干法脱硫 |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
2012.1-2014.12 |
8 |
非晶晶化制备稀土氧化物透明陶瓷的光学性能表征 |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
2012.7-2013.7 |
9 |
微波强化高铜烟灰选择性浸出过程机理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13.7-2015.6 |
10 |
稀土荧光粉回收工艺研究 |
江西龙南中利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2013.1-2013.8 |